民有所呼,法有所应。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典,就像一套百科全书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引了方向。民法典包罗万象,全方位的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每一条法规都是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充分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涵。民法典的诞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典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事法典,有温度、有力度,立足于人民属性,立足于中国实际,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通过学习,我知道我国曾4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均未成功。2015年3月,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再次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千百次的科学论证和实践,历时5年,在2020年5月,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这次的成功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整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的法律文件的结果;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期待的结果。这部法典特色鲜明,充分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个人信息、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个方面权利平等的保护。民法典的诞生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民为本,循法而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推动民法典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我责无旁贷。首先,我要充分学习民法典,做到融会贯通,做遵守和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让法治深入到日常的领导思维决策之中;第二,要带领全院职工与时俱进,加强宣传、推进民法典的每条法律法规,保障民法典的顺利实施,早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三,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部法典共7篇1260条、10多万字,每个字都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用公平、公正、平等基本原则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每个公民都应该去积极学习贯彻。
(作者/吉林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于洪刚 编辑/邵宇、张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