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关注

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实录

日期:2023-01-07 来源:吉林市“两会”新闻中心

1月6日,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季春明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振华,市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葛春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沈刚,结合本部门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季春明:

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定于2023年1月8日-9日举行。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吉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由10个代表团组成,实有代表408名。目前,代表们正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人民的重托,进行着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下面,我就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议程及日程等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一、大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组织各位代表紧扣中央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省市委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守正创新、依法履职,认真完成大会各项议程,激励和带领全市人民以争先进位的新风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市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二、大会的筹备情况

市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人代会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召开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为了做好市人代会筹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会务组、材料组、议案组、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组、组织组、宣传组、保卫组、信访组、总务组、会风会纪督查组、疫情防控医疗组、法规组等12个组。市人大常委会负总责,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市政府办、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和属地政府分别负责会议相关工作,努力把大会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三、大会的主要议程和日程安排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会期为两天,主要建议议程有10项,包括: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和预算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吉林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选举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补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根据日程安排,本次大会拟安排2次全体会议,3次主席团会议,1次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主要日程建议安排为:

1月7日代表报到并召开预备会议。

1月8日8时30分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1月7日~8日下午、9日上午,审议各项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各项报告决议(草案),酝酿各项候选人名单(草案)。

1月9日14:00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各项决议草案、进行选举,当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宪法宣誓,会议闭幕。

四、大会的会风会纪

为了加强大会会风会纪监督工作,我们将和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认真抓好会议期间各项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厉行节约、勤俭办会。加强代表对“十不准”“六自觉”的学习,严格请假制度,确保参会代表人数,对出席率等有关纪律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纪律规定的,视情节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会议风清气正。

五、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

我们秉持“公开、透明”原则,设立了大会新闻中心,开辟了“局长通道”“代表通道”。我们将发挥好新闻中心作用,积极组织好采访活动,通过人大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尽所能为媒体朋友们开展工作做好服务和保障,确保全市人民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这次大会盛况,将市人大代表充满自信力、更具公信力、富有创造力的良好形象展现在江城人民面前。

 

01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为推动我市民主法治建设,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季春明: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全市中心大局,有力推动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四个机关”建设为目标,不忘初心使命、依法履职行权,推动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做为政治机关,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作用,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细化落实25条工作办法、75项具体任务,切实推动全市各级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围绕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们积极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航空、旅游、石材等6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完成签约项目52个,重点推进项目185个,促进了产业链的补强延伸。制定实施市人大包联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通过常委会领导遍访人大代表企业,主要领导带领企业代表走访部门的“双走访”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43件,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围绕全市疫情防控,我们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人大机关干部全员上阵,7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在各条战线献智出力、捐款捐物,为防控疫情、守护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多次到学校、企业、医院、康养机构开展调研;为江城百姓守好“钱袋子”,对市住房公积金和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和“回头看”跟踪监督,为切实保障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鼓与呼。

三是坚持依法履职行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科学编制2022年-2026年地方立法规划,制定《吉林市文明祭祀管理条例》,修改《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法规10部,废止5部,全力推进碳纤维产业促进、工业遗产保护等重点立法项目,以立法促发展保善治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持续提升人大监督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加强人大经济工作监督,为政府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有力支持。我们综合运用监督方式,推动做好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四篇文章”,推动加强黑土地保护、促进“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提质增效,以推进农业机械化为突破点和着力点,助力我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人大监督“利剑”作用,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环保法等7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法律援助、人民法庭建设、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等情况开展视察和调研,对文物保护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依法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全年共作出决议、决定11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1人次。

四是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2年,我们率先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人大代表之家(总站),全市9个县(区)级人大代表之家和123个乡(镇、街)人大代表联络站投入使用,实现了各级代表进“站”履职、履职有“家”。我们聘任立法咨询员44名,授牌立法服务基地5个、立法联系点22个。通过不断创新完善工作,人大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载体渠道更加丰富,人民群众通过人大行使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权力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我市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全面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号召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守正创新,为打造全省副中心城市,推动吉林市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民主法治力量!

 

0

请问,2022年我市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沈刚:

2022年年初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企业运行工作,积极努力应对疫情冲击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力促工业经济“止跌、回升、增长”,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了工业力量。

一、工业经济整体回稳,保持增势。1-11月份,全市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640.8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全省排名第4位,比2021年提升1个位次,石化、轻纺行业实现了两位数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6.7%和26.6%。全市工信系统多措并举稳定企业运行,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围绕重点企业稳产达产、中小企业恢复发展、助企纾困精准服务、要素供应保通保畅等重点领域制发工业企业纾困解难20条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励作用,落实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1156.47万元。集中力量开展两轮百日攻坚行动,有力有效推动工业经济率先恢复、实现增长。

二、重点企业发展强支撑。1-11月,全市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330.6亿元,同比增长7.6%,上拉全市产值增速6个百分点,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油吉化紧盯全年900万吨原油加工量目标,千方百计保障平稳生产,1-11月产值同比增长26.3%,投资37.29亿元的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工建设;吉林化纤全力推进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1-11月产值同比增长31.5%;吉林建龙积极克服钢铁行业下行压力,全力组织生产,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同比增加12万吨。

三、中小企业培育增动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2022年,吉林碳谷、江机民科2户企业通过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全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户,西点药业等77户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8户,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2户,预计2022年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0%左右。举办2022·吉林市第二届企业家节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颁奖大会,评选专精特新优秀企业家30名,落实奖补政策,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四、强化要素协调稳运行。面对今年疫情严峻形势,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协调解决企业人员返岗、物流运输等难题,为企业发放跨省及省市通行证24221张,组织吉林化纤、吉恩镍业等40户企业参与绿电特殊交易,交易电量1.95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900余万元;组织鹿王药业、吉尔吉药业等22户企业全力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及蒲地蓝消炎片等药品,做好防疫药品保障工作。

五、服务企业发展增信心。依托“服务企业月”活动,精准开展疫情防控、要素保障、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等17个方面专项服务,为企业办实事400余件;持续建设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举办产需衔接、银企对接等各类服务企业活动30余场,服务企业超过1.5万户;依托接诉即办服务热线24小时不间断受理企业来电超过1000件;完善产融合作服务平台,撮合融资金额突破350亿元,2022年度应急周转金预计帮助企业完成资金周转15亿元。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全力支持和服务工业企业发展,为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更坚实基础。

 

03

请问,2022年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都有哪些亮点工作?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振华:

2022年全市商务系统坚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勠力同心、奋力作为,坚定不移推进稳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坚定不移促进商务经济恢复发展,坚定不移实现“止跌、提升、转正”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围绕“十个紧盯”持续发力,确保全市商务经济逐步走出困境,为稳定全市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紧盯防疫保供,全力打赢商贸领域阻击战。上半年疫情期间,市商务局紧急调运生活必需品近6.85万吨,有力保障了全市75万余户家庭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并创建了吉林市生活物资应急保供模式和方案;组织八个专班检查全覆盖,确保全市重点商贸场所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二是紧盯稳经济政策落实,全力恢复商贸经济新增长。在多轮疫情冲击、行业发展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各类大型促销活动300余场,投放“盛惠江城,悦享嗨购”等6批次近4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6.5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实现“止跌筑底”,7月份实现当月正增长,8、9月份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排名由一季度的第9位上升至第7位;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位列全省第5位;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1%,位列全省第2位;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商贸企业活力逐步恢复。

三是紧盯新消费设施建设,全力搭建智慧消费新场景。河南街步行街区成功获评“省级示范步行街”称号。江南夜市、金地里里等特色夜经济载体点亮江城夜色,我市夜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经验被省商务厅确定为省级典型经验和模式,并在全省推广。

四是紧盯限上企业培育,全力壮大商贸新主体。年内培育限上商贸企业45户,我市升限入统工作在全省做典型经验介绍。限上商贸企业——一网超市连锁便利店成功获得“中国便利店百强企业”称号。

五是紧盯新电商创新,全力开创千军万马发展新局面。培育“一亩田”等电商直播基地10余户;培育奥斯托马、涌益堂等优势网商7万余户;打造网红主播及达人千余名,吉林市新电商产业发展基础全面壮大。

六是紧盯外贸基本盘,全力打通外贸新通道。年内培育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180余户,吉林市能兴电力设备公司以跨境电商“9710”模式出口电子产品直达美国,标志着我市首次实现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零的突破”。

七是紧盯稳外资,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户,同比增长10%;年实际利用外资逆势增长6%;成功引进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吉林正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全市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增至17户;飞虎物流、中国物流、大仝数码三家公司成功获批“省级特色服务贸易基地”。

八是紧盯成品油专项整治,全力维护市场秩序。成品油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确保我市成品油市场安全规范运行,商务部下发《关于做好近期成品油流通管理重点工作函》,对我市加油站数字化智能管控系统给予肯定。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市“十大行动”部署,瞄准“新电商产业”和“新消费设施”发展方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围绕做大做强商贸主体,提升商业业态,扩内需促消费,稳固内循环,打造外经贸发展新载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奋力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吉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吉林市老工业基地再造新辉煌贡献商务力量!

 

04

2022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有哪些主要成绩和亮点?

市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葛春艳:

首先感谢大家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与关注。2022年,吉林市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聚焦六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发挥上下协同联动强大合力,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实现31%,连续第八个月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270个,其中产业项目占比95%以上。省委给予“吉林市招商引资规模大、增速高、特别是产业项目占比突出”的充分肯定。主要亮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质量显著提高。我市围绕产业项目招商这一主线,突出招大引强,突出精准招商,引进了有色金属加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钢化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碳纤维上浆剂、超薄柔性玻璃产业园等产业链优质项目。

二是全市大招商格局更加健全。市主要领导高位助推招商项目,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始终有一人主抓招商,各职能部门管行业也管招商,各产业链链长密集带队走出去招商。落实重大招商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统筹破解堵点、难点问题。重点招商项目按照企业注册资金到位、土地登报挂牌、打桩开工三个关键节点倒排工期,实行周调度。重大问题市主要领导现场办公,重点问题当场交办,一般问题由项目属地遍访问需和职能部门常态化服务保障解决。同时,加强考核问效,实行各县(市)区、开发区招商引资和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双赛马”机制,推动扩大招商成果。

三是招商引资活动质量持续提升。超前研判,提前邀约,有针对性开展洽谈。精准参加第七届全球吉商大会、新电商大会等省级活动,累计集中签约招商项目19个,总投资额186.73亿元。抢抓疫情平稳“窗口期”见缝插针密集走出去,高质量组织开展市主要领导视频洽谈和外出招商活动,推动储煤基地等项目在线签约,碳纤维汽车轻量化部件、制氢设备生产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市合作交流办主动出击,新搭建可共享的招商平台12个,新对接企业60余户,推动一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全市现储备重点在谈优质招商项目100个。

四是招商引资战略布局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谋划开展吉化转型升级项目产业链、碳纤维复材及制品产业链、农产品及生物产业链三个专项招商工作,加速切入产业发展新赛道。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驻点招商工作组,搭建“零距离”招商服务枢纽;开展产业链下游项目谋划工作,委托SEI等第三方公司谋划可供实战的产业链招商图谱,按图索骥逐一对接;构建市、区、龙头企业统分结合、合力攻坚的招商格局;出台《吉林市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优惠政策》,推动碳纤维等重点产业发展上台阶。

五是招商项目承载平台作用持续增强。开发区整合优化工作积极推进,产业明晰、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开发区发展格局日趋完善。开发区领域专项问题整治工作持续深入,190个自查问题已完成整改91.6%。开发区发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新区、经开区重点经济指标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主要指标“赛马”排序中取得较好名次。

 

05

请介绍一下2022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有效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进升年、跃升年行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综合评价位次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    

2022年,我们主要做到了“三个三”。

一、健全了“三项机制”

一是责任落实机制。及时调整完善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年初以来,我们对标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成立了由18个部门牵头的33个指标工作专班,并分别由一名副市级领导负责指标的落实。

二是督导约谈机制。定期召开营商环境建设专题调度会议,由主管市领导对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考评排名靠后的7个指标牵头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指导完善了专项整改方案。

三是长效常态机制。制定并发布我省首部地级市营商环境政府立法《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制定《2022年吉林市营商环境“跃升年”实施方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措施,为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提供了持续高效的法制环境。

二、强化了“三项服务”

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准入服务。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便利度,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即来即办、零成本。年初以来,新增市场主体3.7万余户、新增企业7千余户。

二是强化市场要素保障服务。实施低压用电客户“三零”服务,以及全省异地受理用电报装业务。启动工业项目“报装即通水通气”改革,做到“零上门、零审批、零成本”。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吉企银通”融资服务平台共入驻企业2476户,发放贷款33.1亿元。

三是强化重点项目优先服务。推出重点工程项目审批“优先办”等7项举措,全面推行施工许可“网上办、不见面”审批,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压减项目审批要件,分类实施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

三、突出了“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政务服务“网上办”。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43个部门1638项政务服务事项,推行无差别分类受理。全流程审批系统已延伸至71个乡镇(街道)、13个村(社区),完成了全地区7294项延伸事项的流程配置和正式环境下数据推送工作。推广网上申请退税,办理留抵退税退库金额27.7亿元。

二是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高效办”。深化公共资源交易 “六个不见面”改革,实行“7×24小时”服务,年初以来,成交项目1657宗,实现交易额182.98亿元,节资增益3.69亿元。通过推行电子保函替代交纳投标保证金,累计为中小微企业释放占压资金1.62亿元。

三是聚焦信用服务“快速办”。开辟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全力压缩企业信用修复时长。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亿条,承诺书102万份,“信易贷”授信金额96.4亿元。市本级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信用监测指数排名2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编辑/张恩宁)